一、实践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针对轻工科学与工程制浆造纸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在学习了《造纸原理与工程》和《造纸湿部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纸料打浆、纸张抄造、化学品应用以及纸张性能检测方法,了解各种造纸检测仪器的组成、功能、校正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制浆造纸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毕业生获得造纸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将其培养成“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有较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组织方式
采取集中学习,分组实验的方法。采取两步实验指导方法:
①指导教师理论授课,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原理、仪器组成、仪器操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②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分析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③组织学生,参加闭卷理论考试。
三、实践地点
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系造纸工艺实验室和纸张物理性能分析检测实验室进行。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
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卷面成绩进行考核。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分析、问题剖析和实验结论等几方面。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课程安排合计32学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造纸工艺实验教学计划
|
序号 |
实验项目 |
时数 |
内容提要 |
|
1 |
打浆实验及检测
了解打浆过程中纤维形态和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打浆工艺和条件 |
4 |
① Valley打浆机的操作
② PFI磨的操作
③ 打浆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
——打浆浓度的测定
——湿重的测定
——°SR 和加拿大游离度CSR的测定
——保水度的测定
|
|
2 |
造纸湿部化学品的应用
了解功能性助剂和过程性助剂的功能和添加工艺
|
8 |
①助留剂的配制、添加;单程留着率和
灰分保留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②AKD和松香胶的施胶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Cobb值的测定方法。
③ 染色操作;成纸色相的测定方法。
④ 阳离子淀粉的糊化工艺;C-PAM的溶解;两种增强剂的使用比较。
|
|
3 |
纸页的抄造实验
了解纸页成形系统组成及设备;手抄片的抄造程序;手抄片的切裁及处理;多层纸和纸板的实验室抄造。
|
4 |
① 凯塞快速成形器的使用。
② 湿纸幅的压榨和干燥。
③ 化学品如何在抄造过程中的添加。
④ 根据不同配比、加填、施胶等工艺抄造一定定量的手抄片。
|
|
4 |
纸张纤维组成组成的分析
掌握如何分析成纸组成的实验室方法,
|
2 |
① 纸样的分离。
② 纤维的观察鉴别。
③ 纤维配比的确定。
④ 纤维形态的分析比较。 |
|
4 |
纸和纸板外观性能的检测
|
2 |
① 纸张检测前的准备(恒温恒湿处理)。
② 纸样的采集准备。
③ 纸样正面和反面;横向和纵向的鉴别。
|
|
5 |
纸和纸板强度性能指标的检测
掌握纸和纸板一般物理性能的测定方法。 |
12 |
① 纸张纵横向和正反面的测定。
② 纸张定量测定和纸张厚度测定。
③ 纸张的抗张强度测定、纸张伸长率测定,掌握肖伯尔式拉力机的使用方法。掌握抗张指数和裂断长的计算方法。
④ 纸张内撕裂度测定;掌握内撕裂度和边撕裂度的区别。
⑤ 纸张耐破度测定;
⑥ 纸张耐折度测定,了解肖伯尔和MIT撕裂度仪的区别和操作方法。
⑦ 纸张白度测定,掌握ISO白度和CIE白度的区别。
⑧ 纸张不透明度测定。
⑨ 纸张透气度测定,掌握肖伯尔和本特森平滑度的测定方法。
⑩ 纸张表面强度测定。
⑪ 纸板环压强度测定等 |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石淑兰、何福望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5
2. 参考书:《制浆原理与工程》第三版,詹怀宇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9.1
3.《造纸工业测试方法标准汇编》轻工业标准编辑出版委员会
|